Copy debug info
Loading 3D models...
00:00
Play
Seek 10 seconds backwards
Seek 10 seconds forward
00:00 / 00:00
Unmute
Picture in picture
Fullscreen
《龍》
275 播放次數
275
You unliked the media.
相關媒體
《龍》
作曲:鄧詠聰同學
學校:元朗公立中學
《龍》是受文物「雲龍紋特磬—黃鐘」啟發而寫的一首古箏獨奏曲。樂曲運用了4/4拍子來創作,同時運用了不同的古箏演奏技巧,例如琶音及掃弦等,描繪龍在空中飛舞。樂曲多處運用裝飾音及速度的變化,加上豐富的音色,營造龍在空中高低起伏地飛行的狀態。樂曲由五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稍緩的速度象徵在紫禁城沉睡中的龍。進入第二部分,音樂由慢板突然加快,加上力度的多變帶出澎湃的氣氛,以表達沉睡中的龍甦醒,並在空中不停遊走。第三部分,速度放緩,並回到中板,比喻龍停下來休息,在紫禁城內穿梭。第四部分,上行的旋律動向比喻龍再次飛到天上,在空中盤旋。第五部分,速度回到第一部分的行板,比喻龍回到紫禁城。音樂的結尾,力度逐漸減弱,速度也漸慢。
2022/23學年,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藝術教育組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辦 「穿越時空 ‧『故』中作樂」音樂創作比賽,旨在鼓勵學生以中國樂器創作音樂,並由香港中樂團演奏家演奏學生的原創作品,提供觀摩交流的機會,以幫助學生提升創造力及作曲技巧,加強認識和了解中國藝術,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作曲:鄧詠聰同學
學校:元朗公立中學
《龍》是受文物「雲龍紋特磬—黃鐘」啟發而寫的一首古箏獨奏曲。樂曲運用了4/4拍子來創作,同時運用了不同的古箏演奏技巧,例如琶音及掃弦等,描繪龍在空中飛舞。樂曲多處運用裝飾音及速度的變化,加上豐富的音色,營造龍在空中高低起伏地飛行的狀態。樂曲由五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稍緩的速度象徵在紫禁城沉睡中的龍。進入第二部分,音樂由慢板突然加快,加上力度的多變帶出澎湃的氣氛,以表達沉睡中的龍甦醒,並在空中不停遊走。第三部分,速度放緩,並回到中板,比喻龍停下來休息,在紫禁城內穿梭。第四部分,上行的旋律動向比喻龍再次飛到天上,在空中盤旋。第五部分,速度回到第一部分的行板,比喻龍回到紫禁城。音樂的結尾,力度逐漸減弱,速度也漸慢。
2022/23學年,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藝術教育組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辦 「穿越時空 ‧『故』中作樂」音樂創作比賽,旨在鼓勵學生以中國樂器創作音樂,並由香港中樂團演奏家演奏學生的原創作品,提供觀摩交流的機會,以幫助學生提升創造力及作曲技巧,加強認識和了解中國藝術,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 標籤
- 資源類別
- 學科
- 學習階段
- 作者
-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 版權聲明
- 已獲演出者授權予教育局,分鏡片段由承包商提供,並已授權予教育局
- 上載日期
- 8/10/2023
- 出現位置: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