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目分成兩個部分。
(一) 中和作用的原理
- 利用石蕊溶液的顏色變化為指標,分別以酸加進鹼和鹼加進酸的實驗來闡明酸和鹼可以互相抵銷。
- 把氫氧化鈉溶液和氫氯酸混合,繼而把混合物放在蒸發皿中加熱,液體完全蒸發後留下白色固體,這固體是氯化鈉(食鹽)。這實驗顯示氫氯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發生中和作用,產生氯化鈉(食鹽)和水。
- 以形象化的實驗介紹中和作用:把呈紅色含通用指示劑的氫氯酸和呈藍色含通用指示劑的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混合物立刻變成淺綠色,顯示pH為7,即中性。
(二) 中和作用與生活
- 展示量度泥土酸鹼度的實驗。指出植物生長一般需要帶微酸的土壤。然而,若土壤過酸時,農夫會放進熟石灰以把酸性物質中和,使土壤回復到一個較為適合耕種的酸鹼度。
- 介紹胃酸過多的成因及說明胃酸過多和胃部不適的關係。指出由於含抗酸劑的胃藥均帶鹼性,因而能中和過多的胃酸,解決胃部不適的問題。
- 指出蚊螫人時會分泌甲酸,甲酸會令皮膚紅腫痕癢,形成蚊癩。要舒緩皮膚紅腫痕癢,可在患處塗上藥膏。在患處塗上稀碳酸氫鈉溶液或氨水亦可稍作舒緩,原因是這些液體屬鹼性,可把甲酸中和。但是,被黃蜂螫傷就不應使用鹼性藥物。由於黃蜂刺針所分泌的是鹼性物質,因此,應以白
-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