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 debug info
IP Restriction
The contents of this page is inaccessible to IP addresses in your region.
Copy for customer care: session ID undefined
Copy URL
物質的粒子模型
3003 播放次數
3003
You unliked the media.
相關媒體
本節目運用「粒子模型」理論解釋物質的性質。節目分成六個部分。
1. 物質三態
指出大自然的物質,分別以固體、液體或氣體的形式存在。
為物質之三態下定義。
(a) 固體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
(b) 液體的形狀會隨著容器的形狀而改變,但體積不變。
(c) 氣體的形狀和體積都可以改變。
2. 物質由粒子組成
先利用煙霧盒裝置解釋物質是由粒子組成的。
再利用酒精和水混合的實驗,解釋粒子之間有空隙存在。
3. 物質三態與粒子
使用動畫解釋物質在不同的狀態下粒子的排列和運動的情況。然後利用實驗和動畫演示物質擴散的現象。
介紹布朗運動的成因,並以此解釋在煙霧盒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
布朗運動是英國植物學家布朗利用顯微鏡去觀察花粉的時候,發覺一個好有趣的現象,就是花粉在水裏面不停移動,就種現象就被命名為布朗運動;然後運用粒子理論去解釋布朗運動。
4. 氣壓
先藉著一些日常生活例子去解釋大氣壓力的存在。
然後利用分子運動模型解釋氣壓。指出氣體的壓力是由氣體中粒子的不停運動而形成。氣體粒子不停地撞擊所接觸物體的表面時,就會產生氣壓。
示範使用布爾登氣壓計量度氣壓,並解釋其應用原理。
5. 密度
給出物質密度的定義。並利用粒子模型解釋密度的概念。
利用動畫
請按此觀看英文版本。
請按此觀看英文版本。
- 標籤
- 學科
- 學習階段
- 作者
- 教育局課程資源組
- 版權聲明
- 所有版權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擁有
- 上載日期
- 30/8/2006
- 出現位置:
Loading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