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目分成以下七個部分:
1. 感應
以含羞草、蚱蜢、鳥和金魚為例,顯示生物的應激性本能。
2. 環境的察覺
展示一系列以非洲蝸牛為受試對象的簡單實驗,證明生物能察覺環境剌激並作出反應。
3. 人的視覺
(i) 以電腦動畫簡介人眼的構造和視覺的形成,並重點介紹視網膜的組成 和功能。
(ii) 通過對視錐細胞與彩色視覺關係的分析,介紹色盲的特點,並展示檢驗色盲的方法,並指出色盲是一種性別關聯的遺傳毛病。
(iii) 以簡單實驗展示立體視覺現像,並以圖像解釋立體視覺的形成。
(iv) 以駕車倒後鏡的實例,輔以簡單實驗,展示盲點效應。又由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師示範觀察人眼視網膜的方法,並利用電腦技術把女孩的視網膜影像錄下,展示人眼盲點的形像,再通過數碼特技處理,解釋盲點效應的形成。
4. 一耳兩用
(i) 以模型和動畫簡介人耳的構造,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展示聽覺的形成。
(ii) 強調人耳既是聽覺器官,又是位覺器官。指出內耳的半規管和前庭是人耳位覺功能的單元。
(iii) 利用電腦立體動畫介紹前庭和半規管的位覺功能機理,並解釋「暈車/船浪」的成因。
5. 鼻和嗅覺
(i) 利用簡單實驗展示人鼻有察覺氣味的能力。
(ii) 利用模型和電腦動畫解釋人鼻的嗅覺功能機理。
6. 舌和
- 標籤
-